

地 址:鄭州市高新區(qū)科學大道57號4幢6層
電 話:0371-65659988
傳 真:0371-69339322
郵 箱:pinganyuanlin@163.com
網 址:zbbee.com.cn
別再讓你的大樹默默流淚~
別再讓你的大樹默默流淚~
流膠病是園林植物普遍發(fā)生的枝干類病害,多發(fā)生在桃樹、杏樹、櫻花、紫葉李、榆葉梅等核果類苗木以及松樹等。綠化養(yǎng)護區(qū)域內受各種條件影響導致此類病害常有發(fā)生,樹木一旦發(fā)病便開始流膠,流膠后樹勢逐漸變弱,嚴重的甚至造成枝干及整株死亡。
一、流膠病發(fā)生原因
1、氣象誘因
高溫高濕造成樹皮呼吸強度驟增,雨后暴晴又使表皮溫度在1~2 h內陡升10 ℃以上,細胞熱脹冷縮,形成微裂口,成為病菌與樹體滲出物的共同出口?!盁帷辍獝灐苯惶?,使流膠病在 8月上旬出現“伏旱回峰”的特征,膠點數量可比 6 月增加 30 %~50 %,且膠體更稠、色更深,常與木腐病菌、天牛蛀道并發(fā),為秋季潰瘍暴發(fā)埋下隱患。
2.樹勢失衡
春季開花坐果消耗大量貯藏營養(yǎng),若未及時補肥,樹體進入“碳饑餓”狀態(tài),皮層愈傷組織形成緩慢,傷口難以封閉。
3.病蟲協同
桑天牛、桃紅頸天牛、小蠹蟲等蛀干害蟲在5月中下旬集中產卵,蛀孔與機械修剪口并列成為主要侵染門戶;同時褐腐病、瘡痂病孢子借雨水飛濺至傷口,形成復合侵染。
4.栽培失誤
部分園區(qū)為追求景觀效果,春季重剪、夏季環(huán)剝,加之排水溝淺、雜草高,根系缺氧,乙烯、酚類物質大量積累,誘導樹體“自泄”流膠。
二、發(fā)生規(guī)律與特點
1.時間節(jié)奏
流膠病一年兩次發(fā)病高峰,5月上旬—6月下旬為第一峰,8月上旬—9月下旬形成第二峰。初夏峰以皮層裂口流膠為主,膠體稀薄、呈琥珀色,可拉絲;秋季峰以木質部流膠為主,膠體黏稠、混有木屑。
2.空間分布
園區(qū)低洼積水處、風口樹干西南側(晝夜溫差最大)發(fā)病率較坡頂高30 %~50 %;嫁接部位、二年生以上枝條分杈處為典型“病斑富集區(qū)”。
三、防控技術
1.“減源”——降低病菌與蟲口基數
清園:冬季和早春,徹底清除雜草、落葉、病蟲果、死枝、枯枝等,刮除病斑,移出果園,深埋或燒掉,配合噴施石硫合劑和樹干涂白,減少病蟲越冬基數。
2.“控勢”——平衡樹勢、減少傷口
加強土肥水管理:增施有機肥、生物有機肥和中微量元素肥,按比例科學施用速效化肥,避免偏施氮肥。雨季雨后 24 h 內開溝排水,避免“熱水煮根”;伏旱期改滴灌或滲灌,保持 20~40 cm 土層相對含水量 60 %~70 %。酸性土壤適當施用石灰和過磷酸鈣,堿性土壤增施有機肥或適量酸性肥料,改良土壤。
合理修剪:以輕疏為主,疏除直立徒長枝、交叉枝,回縮結果枝頂端幼嫩部分,減少蒸騰;剪口大于1 cm時應涂抹傷口愈合涂膜劑避免病菌侵染。
遮陰:對2~3年生幼樹西南側立遮陽網(遮光率30 %),網面與樹體不接觸,既擋直射光,又保證通風;降低樹皮晝夜溫差,減少日灼裂皮。
3.“促愈”——誘導愈傷、封閉傷口
刮治:發(fā)現流膠斑立即用消毒后的刮皮刀沿流膠斑縱向輕刮 2~3 條 0.5 cm 寬、深達形成層的引流道,促使膠液排盡;隨后用御膠鼎對流膠部位進行噴霧或者涂抹處理。
8月初是園林植物全年流膠病能否被壓制的“第二關”。做好相應的防控措施,可將伏季流膠新增率控制在 10% 以內,并為秋季樹體健康打下堅實基礎,讓你的大樹不在流淚。
電 話:0371-65659988 傳 真:0371-69339322